紫薇根
60 2023-10-07
牡荆沥
(《本草拾遗》)
【异名】牡荆汁(《登真隐诀》)。
【来源】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茎汁。植物形态详"牡荆子"条。
【制法】将新鲜荆木裁成尺余长之小段,两端架于砖上,其下以火烧之,则茎汁从两端沥出,以器承取之。
【性味】甘,平。
①《登真隐诀》:"冷而甜。"
②《纲目》:"甘,平,无毒。"
③《医林纂要》:"甘辛,平。"
【归经】《本草汇言》:"入手少阴、太阴,足阳明、厥阴经。"
【功用主治】除风热,化痰涎,通经络,行气血。治中风口噤,痰热惊痫,头晕目眩,喉痹,热痢,火眼。
①《登真隐诀》:"治心风。"
②《本草抬遗》:"饮之去心闷,烦热,头风旋,目眩,心头漾漾欲吐,卒失音,小儿心热惊痫;止消渴,除痰唾,令人不睡。"
③《丹溪心法》:."开经络,行气血。"
④《纲目》:"除风热,开经络,导痰涎,行血气,解热痢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沸水冲,1~2两。外用:涂敷或点眼。
【选方】①治中风口噤:荆沥,每服一升。(《范汪方》)
②治高热痉挛,痰鸣气急:牡荆沥、竹沥,开水冲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③治头风:服荆沥不限多少,取差止。(《千金方》)
④治喉痹:烧荆汁服之。(《千金方》)
⑤治赤白痢五、六年者:烧大荆如臂,取沥,服五、六合,即得差。(《肘后方》)
⑥治目卒痛:烧荆木出黄汁敷之。(《肘后方》)
⑦治火眼:牡荆沥汁点眼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⑧治疮:荆木烧取汁,敷之。(《僧深集方》)
牡荆叶 (《别录》) 【来源】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叶片。植物形态详"牡荆子"条。 【性味】辛苦,平。 ①《别录》:"味苦,平,无毒。" ②《纲目》:"苦,寒,无毒。" 【功用主治】祛风解表,除湿,杀虫...
牡蛎肉 (《本草拾遗》) 【异名】蛎黄(《纲目》)。 【来源】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等的肉。动物形态详"牡蛎"条。 【化学成分】近江牡蛎与大连湾牡蛎肉含糖元63.55%,牛磺酸1.3%,10种必需氨酸1...
木半夏 (《本草拾遗》) 【异名】四月子、野樱桃(《纲目》)。 【来源】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果实。 【植物形态】木半夏,又名:枣皮树、骆驼花、多花胡颓子。 落叶灌木,高可达3米。枝开展,不具针刺,小...
墨 (《本草拾遗》) 【异名】乌金、陈玄、玄香、乌玉块(《纲目》)。 【来源】为松烟和入胶汁、香料等加工制成之墨。入药以陈久者为佳。 【性味】辛,平。 ①《本草拾遗》:"温。" ②《开宝本草》:"味辛...
?? (《本草经集注》) 【异名】木李(《诗经》),蛮?、瘙?(《本草拾遗》),木梨(《埤雅》),海棠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土木瓜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。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??的果实o 【植物形态】?...
大透骨消 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 【异名】透骨消。 【来源】为杜鹃花科植物地檀香的根或叶。 【植物形态】地檀香 常绿小灌木,有浓厚的香气。高约1.5米。茎淡绿色,枝条粗壮,小枝红色或绿色,树皮常呈片状...
穿山甲 (《本草图经》) 【异名】鲮鲤甲(《别录》),鳢鲤甲(《补缺肘后方,),鲮鲤角(《本草衍义》),川山甲(《三因方》),鳖鲤甲(《本草经疏》),山甲(《本草求真》),甲片(《疡科遗编》),麒鳞片...